养育孩子的过程,家长们除了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兴趣、能力、学业等方面的发展之外,还应该格外关注亲子关系。因为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性格、行为、社会关系等。 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良性的亲子沟通,你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吗?
尊重孩子是亲子沟通的基石,是所有情感交流的前提。尊重孩子,首先要尊重他的人格独立,把他当成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对待,尊重他的想法、选择、意愿等等。家长应用和蔼的语气,平等、平和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家长不能因为父母的身份赋予自己高高在上的权利,这样会让孩子有压力、紧张感,起不到沟通的效果。
很多时候,沟通的内容并不那么重要,反而是沟通中附带情感的交流是沟通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所以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尽可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和立场,同理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在精神和情感上达到相通或共鸣是很重要的。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要心平气和的引导孩子,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或总结经验教训。家长自己不要情绪失控,盲目批评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恐吓孩子。这些非理智的行为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很可能会激化亲子之间的矛盾。家长可以和孩子成为朋友,与孩子共情,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心理,孩子有事情就愿意和家长沟通。
良性的亲子沟通从陪伴孩子开始,经常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快乐着他的快乐,幸福着他的幸福,陪伴中你们能建立和谐、亲密的关系。有了感情基础,沟通就会很顺畅。等孩子玩高兴了,家长在这时候与孩子沟通,问孩子一些问题,了解孩子的情况,孩子就更愿意说。
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谈心,遇到问题,和孩子商量、探讨、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要态度和蔼,晓之以理,积极地引导孩子。
当孩子说的时候,家长要认真地倾听,你要关注孩子说的内容,并对孩子说的话做出积极的回应:时不时点头,露出符合情景的表情,或者语言回应他,比如“是吗?”“哦,原来这样啊!”“后来呢?”“你太厉害了!”。家长适度的回应可以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让孩子享受倾诉的过程。当孩子投入在讲述中时,家长不要打断孩子说话,不能批评孩子,也不必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旦打断、批评孩子,孩子可能就不想再说了。
父母最擅长的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父母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讲道理,但要避免说教轰炸,过多的讲道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讲道理的作用就微乎其微。当讲道理时,家长要注意态度,温和地说,坚决地做。
良性的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孩子情感的桥梁。家长掌握好亲子沟通的方法。孩子就愿意和家长沟通,遇见问题就会主动向家长倾诉。良性的亲子沟通将帮助亲子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