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学已经有几天了,一些小朋友还处于分离焦虑中。看着孩子每天因为上幼儿园闹情绪、哭闹,许多家长也跟着焦虑、愧疚。事实上,每个孩子都会有入园分离焦虑,只是焦虑的表现和时间有所差异罢了。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地看待分离焦虑,并采取一些策略帮助孩子度过分离焦虑期。
(1)分离焦虑是孩子从家庭步入幼儿园必经的阶段,只要方法适宜,引导得当,孩子就能够安全、平稳地度过。另外,家长也有分离焦虑,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自己不舍离开,哭泣、愧疚,躲在门外观察,家长理性应对分离焦虑,也能缓解孩子的焦虑心理。
(2)焦虑的情绪不一定对孩子的发展不好。焦虑是一种情绪,情绪能够激发更多的心理活动,丰富内心世界。当焦虑的情绪出现时,孩子有机会体验、识别这种情绪,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孩子离开亲人和熟悉的环境,没有焦虑,对陌生的环境和人是一种信任的态度,很容易受到伤害。
(3)分离即意味着成长,离开家人的怀抱,孩子有机会独自面对更广阔的的幸福生活做准备;从最初的分离焦虑到逐渐享受幼儿园的快乐时光,一步步见证孩子的变化与成长。
如果孩子需要的话,家长可以为一个孩子准备一个安抚物带到幼儿园,比如毛绒玩具、照片、小书等,或者让孩子自己选择安抚物,安抚物最好没有安全隐患,又方便携带。有的孩子可能把安抚物带到幼儿园,放到书包里就心安无事;有的孩子仅仅是午睡的时候需要抱着安抚物,其它时间可以不用;还有的孩子只要把安抚物放进衣服的口袋里就能正常进行幼儿园活动,只是想起来时摸一摸就好了;焦虑严重的孩子可能需要一直拿着安抚物,一刻也不离开。安抚物是孩子未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精神寄托,能帮助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而安抚物的脱离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家长们觉得孩子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脱离安抚物。
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离开时,需要与孩子有一个告别仪式,如实地告诉孩子什么时候来接,表达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拥抱、亲吻孩子后就坚定、自然地离开幼儿园。切忌家长转移孩子注意力,借机突然消失,也不要不辞而别,把孩子送给老师就走;不要哄骗孩子说妈妈不走,在幼儿园外远远看着你,一会就来接的话,更不能说一些恐吓、威胁孩子的话,比如:不听话就不来接了、不要孩子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告别的时间要短暂,有的家长和孩子告别时,在幼儿园门口拥抱了半个小时,孩子迟迟不进幼儿园,也会影响孩子接下来的幼儿园活动。告别时,孩子要求家长再抱抱的时候,家长短暂拥抱孩子之后,就放下孩子离开幼儿园。
家长按约定的时间来接孩子,见到孩子后,关注孩子的情绪,全身心陪伴孩子,让孩子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爸妈表达爱孩子,让孩子确定他是被爱的,上幼儿园不是不爱他了。
回家后,家长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暗示,鼓励孩子建立新伙伴关系,引导倾诉,家长可以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注意,家长询问时,尽量问一些开放性的,能激发幼儿表达的问题,比如:今天你和谁交朋友了?老师带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呀?你最喜欢幼儿园的什么玩具?看看孩子在幼儿园是否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和小朋友有没有冲突,如果有,家长要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提升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孩子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入园后,家长可以询问老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和老师一起配合,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尽管孩子上幼儿园会哭会闹,情绪焦虑,但家长仍要坚持送,按时送,这样才能尽快帮孩子度过焦虑期。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不可怕,分离焦虑是正常的、不可怕,勇敢地面对,爸爸妈妈会陪着宝宝度过这个难关。同时,家长也一样,要有耐心,不着急,不发脾气,不加剧孩子焦虑的情绪。
入园分离焦虑需要亲子双方共同调整和适应,是一个逐步过度的过程,家长正确面对,将焦虑的危机转化为成长的契机。